申请美国大学,到底看重什么?


5026 阅读 | 0 评论 |

对于申请美国大学而言,虽然成绩是基础性的和第一位的,但不是全部,尤其是对于美国排名前15位的名校。这些名校在录取学生时,学生的特色和特质往往会起到关键作用。而在国内,这些特色和特质往往被说成“社会活动”,这实际上是不准确的。为此,美国大学录取的基本规则亟须澄清。

01成绩是第一个标准

有一种观点认为美国大学讲多元评价,不看成绩。这种观点是错误的,因为美国大学看重的第一个标准就是成绩。美国大学招生评价成绩的构成,首先,是学生中学的课业成绩,而且一般美国名校都要求学生平均成绩绩点(GPA,满分4.0分)3.9分以上。其次,是美国学术能力评估测试(SAT)或美国大学入学考试(ACT)成绩,这两个测试和我们的选拔性高考测试是不同的。以新版美国学术能力评估测试(满分1600分)为例,美国一流名校大概需要学生分数达到1500分以上。当然,国际学生还需要语言成绩,即托福成绩或者雅思成绩。

斯坦福大学、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前些年录取新生的平均成绩绩点统计,也表明他们录取的都是学习成绩最优秀的学生。

在学生递交的申请材料中,表格化的材料主要有两个,一个是成绩,一个是活动。其中,放在最前面的就是成绩。在录取季节,美国高校招生办公室会临时雇用很多人筛选动辄数万人的申请材料,所以申请者如果成绩很差,其申请材料很难到最后的招生委员会手里。


02成绩与活动的辩证关系

平均成绩绩点是日常的成绩,而美国学术能力评估测试是一个水平测试成绩,对于美国名校来说,申请者多数成绩都很好,甚至接近满分时,就很难靠成绩选择了。那么,为什么美国高校录取你而不是别人?这时,能体现出自己不同的地方就很重要了。

其中,社会活动、自我陈述、推荐信以及问题回答等,都能增加招生官对自己的了解。特别是,招生委员会成员在审阅这些材料的过程中,寻找申请者的特点和特质,也是在寻找录取或者不录取申请者的理由。然而,特色和特质是核心,体现的方式不一定完全依靠活动,因为有多种渠道。

关于成绩与活动的辩证关系,成绩是前提与基础。对于美国排名40名至50名之后的学校,基本上以成绩为主判断申请者的情况,并兼顾其特色和特质。但对于排名40名之前的美国一流高校,因为申请者成绩都很优秀,学校无从选择,就会重视申请者的特色和特质。

要强调的是,国内一些留学中介或者留学语言培训机构出于营销目的,无限放大标准化考试的价值意义,本末倒置。平均成绩绩点是基础,没有美国学术能力评估测试成绩,是可以申请美国大学的,但没有平均成绩绩点是不可能的,而且平均成绩绩点重考的可能性几乎为零。


03活动设计的基本建议

特色和特质或者说课外活动,对于学习比较好,同时希望上美国名校的学生比较重要。在成绩都比较好的背景下,胜出就在这一项上。

关于课外活动或特色、特质的体现,第一,要结合孩子的兴趣、爱好以及与未来所报考专业的关系。第二,一定要早动手,形成一定的时间链条,即体现真实性,而且这也是对孩子非常好的锻炼。第三,活动设计中尽量突出孩子的领导地位。第四,注意活动本身的易展示性,即容易让别人看到,比如一张图片或者一个证书等。

目前,国内流行的模拟联合国、支教等,已经过于泛滥甚至大众化,难以体现自己的特点。因此,并不是非常值得提倡。有一些家长组织孩子到马尔代夫、非洲去扶贫支教,这也不一定有特点,也并不值得提倡。

在这些特色和特质中,一些含金量较高的竞赛成绩容易被我们所忽视,而且这些属于学术能力板块。如果申请者有一个奥赛奖牌,相对容易在众多申请者中胜出。


04关于学校专业选择

理论上讲,专业选择是人生规划的一部分,是需要根据自己的人生规划来设计的。但人生的想法与设计是不断变化的,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,因此不用太纠结。

其实,美国大学在制度设计上已经充分考虑了这一点。

首先,本科专业是宽口径,比如文科、理科都在一个学院,很方便转换,而且专业特性并不明显,主要通过学生选课来体现专业性。

其次,换专业相对容易,学生一个申请就可以换专业。

再其次,学校之间转学机会也相对容易一些。因此,家长和孩子不必在专业与学校选择上太较劲。而且,很多中国家长并没有计划让孩子在本科毕业后直接工作,所以孩子在硕士阶段也可以再调整专业。

不过,选择专业与学校,最好让孩子参与确认。家长可以引导,但最好要孩子自己定专业和学校。孩子的人生需要自己走,家长无法替代。

在选择专业与学校时,不可避免地遇到排名问题。几乎所有专家都会说,不要太刻板地看排名。但在一个阶段,排名对于就业的现实意义是无法回避的。如果有条件,讲究排名不会有错,但如果只是纠结几位差距的排名,就可以忽视排名。当然,前100名之后的高校,区别还是很显著的。特别是,连美国大学新闻与世界报道排名(US.News)都排不上的,就更需要谨慎了。

点赞(0) 打赏作者

共有 0 条评论

暂无评论